这天晚上我就订了一张去北京的机票,首都机场打了个车就到(dào )北京饭店,到了前台我发现这是一个五星级的宾馆,然后我问服务员:麻烦你帮我查一下一个(gè )叫张一凡(fán )的人。
在抗击**的时候,有的航空公司推出了教师和医护人员机票打六折的优惠措施,这让人十(shí )分疑惑。感觉好像是护士不够用年轻女老师全上前线了。但是,我实在看不到老师除(chú )了教大家勤洗手以外有什么和**扯上关系的。那我是清洁工坐飞机能不能打六折?
而这样的环境(jìng )最适合培(péi )养诗人。很多中文系的家伙发现写小说太长,没有前途,还是写诗比较符合国情,于(yú )是在校刊(kān )上出现很多让人昏厥的诗歌,其中有一首被大家传为美谈,诗的具体内容是:
我上海(hǎi )住的地方到我父母这里经过一条国道,这条国道常年大修,每次修路一般都要死掉几个人。但(dàn )是这条路(lù )却从来不见平整过。这里不是批评修路的人,他们非常勤奋,每次看见他们总是忙得(dé )大汗淋漓(lí )。就是不知道他们在忙什么而已。
反观上海,路是平很多,但是一旦修起路来让人诧(chà )异不已。上海虽然一向宣称效率高,但是我见过一座桥修了半年的,而且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(zhè )座桥之小——小到造这个桥只花了两个月。
或者说当遭受种种暗算,我始终不曾想过要靠在老(lǎo )师或者上(shàng )司的大腿上寻求温暖,只是需要一个漂亮如我想象的姑娘,一部车子的后座。这样的(de )想法十分消极,因为据说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奋勇前进,然而问题关键是当此人不想前进的时(shí )候,是否可以让他安静。
当年冬天即将春天的时候,我们感觉到外面的凉风似乎可以接受,于(yú )是蛰居了(le )一个冬天的人群纷纷开始出动,内容不外乎是骑车出游然后半路上给冻回来继续回被(bèi )窝睡觉。有女朋友的大多选择早上冒着寒风去爬山,然后可以乘机揩油。尤其是那些和女朋友(yǒu )谈过文学理想人生之类东西然后又没有肌肤之亲的家伙,一到早上居然可以丝毫不拖泥带水地(dì )起床,然(rán )后拖着姑娘去爬山,爬到一半后大家冷得恨不得从山上跳下去,此时那帮男的色相大(dà )露,假装温柔地问道:你冷不冷?
請(qǐng)收藏我們的網(wǎng)站:www.wzbiwei.comCopyright ? 2009-2025